本文目录一览:
- 1、扬州八怪指谁
- 2、扬州八怪是指哪八位?
- 3、扬州八怪急急急!~
- 4、扬州八怪有哪些
- 5、清朝的“扬州八怪”指的是八位什么?
- 6、找扬州八怪的资料
扬州八怪指谁
高翔(gāo xiáng)(怪在淡泊)高翔(1688--1753),字凤岗,号西唐,又号樨堂,江苏扬州府甘泉县人,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终身布衣。善画山水花卉。其山水取法弘仁和石涛,所画园林小景,多从 写生中来,秀雅苍润,自成格局。画梅〖皆疏枝瘦朵,全以韵胜。
扬州八怪是指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以下是关于扬州八怪的详细介绍:金农:扬州八怪之一,其书画风格独特,不落俗套。郑燮:即郑板桥,是清代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以画竹闻名。黄慎:擅长人物、山水、花鸟,尤以人物画最为突出。李鱓:以花卉写生为长,随意挥洒,清新别致。
扬州“八怪”是指汪士慎、郑燮、高翔、金农、李鳝、黄慎、李方膺和罗聘。这八位艺术家在文学、书法和绘画方面都有着深厚的造诣。尽管他们在生活中遭遇过种种挫折,最终都选择以卖画为生,但他们并不甘于成为普通画匠。
扬州八怪是指哪八位?
扬州八怪是郑燮、高翔、金农、李鱓、黄慎、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郑燮 郑燮(1693至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
郑燮(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他是清代的书画家、文学家,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郑燮曾官至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离职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成为“扬州八怪”中的重要代表人物。
扬州八怪一般是指郑燮、罗聘、黄慎、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鱓、汪士慎八位画家。也有说法中将阮元、华岩、闵贞、高凤翰、李勉、陈撰、边寿民、杨法等人并入,因为他们画风相近,所以八可看做具体数值,也可作为约数。“扬州八怪”之说,由来已久。但8人的名字,其说互有出入。
扬州八怪指的是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群体,一般认为是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 。金农是扬州八怪之首,书法古朴,绘画作品格调拙厚,代表作有《墨梅图》等。郑燮即郑板桥,诗书画三绝,尤擅画竹,其竹子画作形神兼备,《竹石图》是经典之作。
扬州八怪具体指的是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和高翔。金农:扬州八怪之一,以其独特的书画风格著称。郑燮:即郑板桥,是清代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以画竹闻名。黄慎:擅长人物、山水、花鸟,尤以人物画最为突出。李鱓:擅长花卉、蔬果及虫鸟,初师蒋廷锡,又学黄慎、徐渭、八大山人。
扬州八怪急急急!~
1、石涛的绘画思想,为“扬州八怪”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为“扬州八怪”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扬州八怪”从大自然中去发掘灵感,从生活中去寻找题材,下笔自成一家,不愿与人相同,在当时是使人耳目一新的。
2、“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最擅长画竹八怪之首郑燮[郑板桥]郑板桥和他的《竹石图》清康熙年间的板桥,坐对纸窗竹影,铺开笔墨画起了他最爱的竹子。“秋风昨夜窗前过”,他看见清风在竹叶间穿行,看见竹子摇曳的样子。
3、主要成就: “扬州八怪”之一 人物生平 《郑板桥造像图》(现代画家作品)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和文学家。
4、“扬州八怪”中最年轻者。24岁时,拜金农为师,学诗习画,30岁时在扬州画界崭露头角。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罗聘携画至京师拜谒名流,所作8幅《鬼趣图》最受注意。次年南归,在天津因大雪受阻,整理金农诗作,并作后记。三十八年(1773)路经泰安,与几位好友相遇,滞留数月,于次年返里。
扬州八怪有哪些
1、罗聘(luó pìn)(怪在使命)罗聘(1733-1799),字遁夫,号两峰,又号衣云、别号花之寺僧、金牛山人、 洲渔父、师莲老人。清代著名画家,为“扬州八怪”之一。祖籍安徽歙县,后寓居扬州,曾住在彩衣街弥陀巷内,自称住处谓“朱草诗林”。为金农入室弟子,未做官,好游历。
2、扬州八怪具体指的是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和高翔。金农:扬州八怪之一,以其独特的书画风格著称。郑燮:即郑板桥,是清代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以画竹闻名。黄慎:擅长人物、山水、花鸟,尤以人物画最为突出。李鱓:擅长花卉、蔬果及虫鸟,初师蒋廷锡,又学黄慎、徐渭、八大山人。
3、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4、罗聘:怪在使命 罗聘(1733-1799),字遁夫,号两峰,又号衣云、别号花之寺僧、金牛山人、 洲渔父、师莲老人。清代著名画家,为“扬州八怪”之一。祖籍安徽歙县,后寓居扬州,曾住在彩衣街弥陀巷内,自称住处谓“朱草诗林”。画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兰、竹等,无所不工。
5、文征明、徐祯卿。“扬州八怪”之说,由来已久。但8人的名字,其说互有出入。据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的“八怪”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此外,各书列名“八怪”的,尚有高凤翰、华嵒、闵贞、边寿民等,说法很不统一,今人取“八”之数,多从李玉棻说。
6、扬州八怪一般是指郑燮、罗聘、黄慎、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鱓、汪士慎八位画家。也有说法中将阮元、华岩、闵贞、高凤翰、李勉、陈撰、边寿民、杨法等人并入,因为他们画风相近,所以八可看做具体数值,也可作为约数。“扬州八怪”之说,由来已久。但8人的名字,其说互有出入。
清朝的“扬州八怪”指的是八位什么?
扬州八怪一般是指郑燮、罗聘、黄慎、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鱓、汪士慎八位画家。也有说法中将阮元、华岩、闵贞、高凤翰、李勉、陈撰、边寿民、杨法等人并入,因为他们画风相近,所以八可看做具体数值,也可作为约数。“扬州八怪”之说,由来已久。但8人的名字,其说互有出入。
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清朝的扬州八怪指的是:郑燮、罗聘、黄慎、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鱓、汪士慎八位画家。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 “扬州八怪”之说,由来已久。但8人的名字,其说互有出入。
扬州八怪,这八个名字在艺术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他们分别是郑燮、罗聘、黄慎、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鱓、汪士慎。他们活跃于清代扬州,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性鲜明的个性闻名于世。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以其竹、石、兰、菊画作著称,笔法流畅,风格独特。
扬州八怪是指在清朝康熙至乾隆年间在江苏扬州出现的从事艺术活动的八个代表画家的总称。按照习惯的说法,他们是金农、黄慎、郑燮、汪士慎、李方膺、高翔、罗聘、李鳝八位书画家。
巢林诗集》。罗聘(luó pìn)(怪在使命)罗聘(1733-1799),字遁夫,号两峰,又号衣云、别号花之寺僧、金牛山人、 洲渔父、师莲老人。清代著名画家,为“扬州八怪”之一。祖籍安徽歙县,后寓居扬州,曾住在彩衣街弥陀巷内,自称住处谓“朱草诗林”。为金农入室弟子,未做官,好游历。
找扬州八怪的资料
罗聘(luó pìn)(怪在使命)罗聘(1733-1799),字遁夫,号两峰,又号衣云、别号花之寺僧、金牛山人、 洲渔父、师莲老人。清代著名画家,为“扬州八怪”之一。祖籍安徽歙县,后寓居扬州,曾住在彩衣街弥陀巷内,自称住处谓“朱草诗林”。为金农入室弟子,未做官,好游历。
罗聘:怪在使命 罗聘(1733-1799),字遁夫,号两峰,又号衣云、别号花之寺僧、金牛山人、洲渔父、师莲老人。清代著名画家,为“扬州八怪”之一。祖籍安徽歙县,后寓居扬州,曾住在彩衣街弥陀巷内,自称住处谓“朱草诗林”。画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兰、竹等,无所不工。
扬州八怪是郑燮、金农、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他们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美术史上也常称其为“扬州画派”。
根据李玉棻的《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记载,扬州八怪主要包括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另外,还有高凤翰、华嵒、闵贞、边寿民等人也被列入过这一名单,但人选不一。
汪士慎(1685—1759),字近人,号巢林,安徽休宁人。幼时家贫,居扬州卖画为生,安贫乐道,精研艺术,擅画梅。他与金农、高翔、罗聘被时人称四大画梅高手,作品有《墨梅图》等。罗聘(1733—1799),字循夫,号两峰,祖籍安徽歙县,迁居扬州。
扬州八怪包括:郑燮、罗聘、黄慎、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鱓和汪士慎八位画家。他们是扬州清代时期的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画家。扬州八怪的艺术风格当时并不被所谓的正统画派认同。